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樊忠營)蘇仙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,是郴州市打造“湖南新增長極”的主戰場,中、省、市級重點項目落戶多,區情比較復雜,社會矛盾糾紛突出。2017年來,蘇仙區探索建立“大信訪、大調解、大穩定”(以下簡稱“三大”)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,構建和諧穩定格局。2017年至今,全區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矛盾糾紛35499起,調解成功34472起,無“民轉刑”案件,無群體性上訪案件。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(社區)、大事不出鎮(街道)、矛盾不上交,形成了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的蘇仙版本。
一、優化組織體系,夯實多元化解工作基礎
一是構建“三級組織”。設立了區矛盾糾紛調處中心(簡稱矛調中心),承擔各類重大矛盾糾紛、信訪積案的攻堅化解工作。矛調中心下設道路交通、婚姻家庭、資源林糾等8個專業(行業)人民調解委員會和6個駐區法院、區檢察院、城區公安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。14個鎮(街道)和185個村(社區)全部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,區、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三級人民調解組織健全完善。同時,有效整合資源,利用區綜治網格,在全區實現每個綜治網格配備一名人民調解員,在每一村(居)民小組、城區樓棟明確一名人民調解信息員,確保矛盾糾紛和輿情能在第一時間上傳下達。
二是打造“三大平臺”。打造線下平臺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人民調解窗口,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主線,構建集接待、咨詢、受理、調處、宣傳、預防為一體的“一站式”線下矛盾糾紛綜合調處平臺。拓展熱線平臺。整合資源,利用公共法律服務“148”熱線平臺,受理人民調解案件,解答法律咨詢,不斷拓展提升便民服務。建成區、鎮(街道)遠程視頻咨詢平臺。區矛調中心調解員通過平臺遠程調解,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更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。通過建全線下、熱線、遠程平臺,拓寬多元解紛路徑。
三是健全“三大機制”。強化激勵保障機制。2020年,區財政將“三大”工作經費134.1萬元納入財政預算,保障專職人民調解員的購買服務、個案獎補等“三大”日常工作開支。強化考核問責機制。區委區政府將“三大”工作情況納入全區綜合績效、綜治信訪維穩和平安創建考核,考核結果報區委、區政府實行獎勵和問責,促使各單位提升工作效能。強化聯動對接機制。在區、鎮(街道)、區直部門建立了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議制度,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工作例會,研究部署工作,對重點疑難案件進行調度、會商。同時,加強“訪調聯動”、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銜接聯動、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銜接聯動。
二、推進工作落實,促進矛盾糾紛高效化解
一是織牢矛盾糾紛“防控網”。制定規范流程,組一級信息即時即報,村(社區)一周一報,鎮(街道)半月一報,區級一月一報,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。同時,先行先試,通過微信、QQ等信息交流平臺,及時反應、快速處置人民調解案件。通過常態化、信息化糾紛排查織牢矛盾糾紛“防控網”。
二是打好難案積案“攻堅戰”。創新推出“三位一體”工作改革,整合蘇仙區中心城區社區法律顧問、人民調解、法律援助三支隊伍職能,利用駐公檢法調解室、街道辦事處法律顧問、城區“一(村)社區一法律顧問”等現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與區“矛調中心”實行人員共享、信息共享,加強律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,促進矛盾糾紛調處職業化,助力難案積案的化解。自改革以來,律師參與,成功調處和穩控了黃某等37人與某母嬰用品店關于“舒兒呔”等品牌固體飲料的糾紛,蘇仙區工業園孵化基地項目施工糾紛,老上訪戶廖某婚姻家庭糾紛,雷某財產糾紛等96起難案積案,有效的維護了社會穩定。
三是提高調解協議“權威性”。深化訴調對接,對于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,鼓勵當事人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,提高調解效力和權威性,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。到目前為止,全區經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達200余件,有效的保障了協議雙方的合法權益。
三、著眼長效常治,推動多元解紛縱深發展
一是引導群眾參與,形成共治共享體系。堅持宣傳、發動、引導群眾參與排查調解,實現社會治理多元化。以村(居)為重點,發動引導“四懂”(懂政策、懂社會、懂法律、懂民情)法律專家志愿者、鄉賢“五老”、農村法律明白人等加入一線調解隊伍,現有法律專家志愿者332名,老教師、老干部、老黨員等“五老”村(居)專職調解員多名。支持幫助律師事務所建立品牌調解室,形成政府指導、群眾為主的調解團隊,現已組織方締園、春鴻律師事務所成立了律師調解工作室,群眾治理熱情進一步提高,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社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。
二是結合教育整頓,提升糾紛化解質效。以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,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。將全國模范調解員徐繼東、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黃由程先進事跡和工作方法編錄進冊,并廣泛宣傳,號召全系統學先進趕先進,不斷增強調解業務工作水平。同時,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,全區政法各單位深入矛盾糾紛易發地開展糾紛線索摸排、法治宣傳活動,做到早謀劃、早排查、早化解。自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,全區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15起,高效解決了一批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的問題。
三是加強訴源治理,開創社會治理新格局。強化糾紛治理平臺建設,整合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資源,不斷推進訴調對接工作。2020年,建成蘇仙區人民法院駐蘇仙區矛盾調解中心訴源治理工作中心、郴州市蘇仙公安分局警情聯動管理中心、良田鎮和棲鳳渡鎮訴源治理工作站,形成“一個中心、多個站點,點面結合”的工作機制,開創以黨委政府主導下的以人民調解為支撐平臺、以司法為保障、以社會為依托的糾紛解決一體化社會治理新格局。
責編:劉建軍
來源:法制周報